托福考試介紹


認識托福考試


托福考試介紹

TOFEL(托福)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的縮寫,是由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所舉辦的英語能力測驗,目前在全球130個國家、超過9,000所學校與機構使用托福測驗的成績做為學生入學標準。除了申請美國百大須具備托福測驗成績外,想申請去加拿大、英國及澳洲等國家留學,托福也是語文能力審核的關鍵指標。近幾年來,不少台灣企業也將托福測驗成績視為個人英文能力檢測的重要指標。

內容取材

托福考試內容取材自不同的美國教育機構,主要為大學程度的教育資料,範疇涉及教育人文商業工程自然科學社會研究等六大領域,以及校園生活情境模擬,讓考生在準備托福考試的過程中能夠預先培養美式教育注重的通才觀念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成績效期及費用

托福考試成績效期為兩年,目前主要以電腦測驗TOFEL iBT為主,報考的費用為220美元,如果沒有在測驗的7天前報名則需加收40美元(合計為260美元);另外也有紙筆測驗TOEFL ITP,報名費為新台幣1160元。有多種報名方式,包含最多考生使用的官網報名 [https://www.ets.org/toefl/test-takers/ibt/take/register]、電話、郵寄等。特別提醒,報名時須留意所填寫的英文名字拼音和生日必須和護照一致,同時也請注意考試當天日期是否在護照效期內

考試場次



考試內容

托福考試分為閱讀、聽力、口說及寫作四個部分。托福考試採量尺計分,每部分為0-30分,總分 120分;托福考試會隨機進行聽力及閱讀兩部分的加試。在未加試的情況下,閱讀時間54分鐘;聽力時間41分鐘。中場休息10分鐘後,口說時間17分鐘及寫作50分鐘,時間合計約3小時。如遇到加試,時間則延長為閱讀72分鐘、聽力57分鐘,合計約3.5小時


各部分說明,分述如下:

閱讀

閱讀共3篇文章,每篇約6段,共約700字。每篇含10個題目,共30題,作答時間為54分鐘。如碰上加試,則會多一篇文章,10題,共40題,作答時間延長為72分鐘。考試為自動計時,時間顯示於右上角,平均每題作答時間為1.5分鐘。

托福考試定位在大學或研究所的語言能力鑑定。據此,閱讀部分旨在評核考生的學術閱讀能力。依ETS官方資料,學術閱讀包含下列三項能力:

1. 找到指定的資訊
   透過略讀(skim)精讀(scan),找到答題所需資訊。

2. 理解文章內容
    了解文章主旨主要論點重要事例,並能依文章線索,做適當推論

3. 掌握文章架構
    了解論點間的關聯性,文章的組織架構,並能整理文章重點及摘要

文章皆取自於美國大學各領域導論課程,但考生無須背誦專業術語。如上述,閱讀部分旨在評核學生閱讀及組織文章的能力,因此,文章中屬特定領域的詞彙或概念,皆會於文章中解釋。考生須注意的是透過正確的閱讀技巧理解文章架構並填答。

文章類型包含

1. 說明文(expository essays): 對於某個主題的闡釋

2. 論說文(argumentative essays): 對於某個主題的觀點及論證

3. 比較文(compare/contrast essays): 比較不同客體間的相似或相異之處

4. 分類文(classification essays): 說明某個主題的分類

5. 因果文(cause and effect essays): 說明客體/現象間的因果關係

 
題目類型包含

1.  事實題 (每篇2-5題)

2. 否定事實題(每篇0-2題)

3. 推論題(每篇1-2題)

4. 修辭性問題(每篇1-2題)

5. 詞彙題(每篇1-2題)

6. 關聯題(每篇0-2題)

7. 句子簡化題(每篇1-2題)

8. 句子插入題(每篇0-1題)

9.  文章摘要(每篇0-1題)

10. 分類表格(每篇0-1題)
 

出題方式包含

1. 單選題

2. 多選題

3. 句子插入題

4. 組織配合題: 包含分類(category table)及摘要(summary)兩種


聽力

聽力分為[對話][講課]兩個部分。對話共兩組,每組約3分鐘,1225次的對談。每組含5題,共10題。講課共三組,每組約45分鐘,約500-750字。每組含6題,共18題。兩部分合計28題,作答時間41分鐘。如遇上加試,則會多一組對話(5)一組講課(6)。總題數增為39題,作答時間為57分鐘

多數題組只播一次,少數題目因作答需要,會重複播放相關段落。

 

評核重點

聽力評核考生學術情境及校園生活中的口語理解能力,分述如下:

 

基本理解

能了解大意、主要論點及重要的細節

 

語用理解

能了解說話者的態度、把握程度及辨識話語的目的及功能

 

資訊整合

能了解訊息間的關係,並串聯、整合不同的訊息。依據所聽到的內容,做出摘要或適度推論

 

取材                                                                                                                                                 

取材自校園日常生活或是課堂的對話,分為學術日常兩個面向。學術面有課程討論、作業討論、議題探討、修課方式等;日常面有房子租賃、校園活動、問題諮詢等。學術討論主題為大學各領域的導論課,常見的四大領域為藝術生物科學環境科學社會科學

 

聽力題型

對話: 有兩種類型: 1. 學生跟教授或助教在研究室的對話 2. 學生與學校行政人員的對話

講課: 有兩種類型: 1. 教授單獨授課,偶爾會出現學生評論。2. 教授與學生進行議題討論

 

聽力八大題型

主旨題

目的題

重要細節題

話語功能題

態度題

架構題

資訊連結題

推論題

 

出題方式

1. 單選題(四選一)

2. 多重選擇題(四選二或五選三)

3. 排序題

4. 配合題

    --資訊核對題

    --表格配對題


口說

評分方式

1. 表達方式: 發音正確度、語速掌握度、語調流暢度

2. 語言使用: 字彙、文法正確性、變化性

3. 主題發展: 語句連貫性、論點連結性、切題性


題型

第 1 題: 選邊站

題目會給出兩個行動、情境或是意見,考生須從中選擇自己偏好(或支持)的那一方,並提供理由或例證,答題時間共45秒。選題廣泛,來自於日常的話題。例如: 在圖書館讀書還是在家裡讀書好? 廣泛學習好還是專精在某個領域好?

第2題: 配合

首先,閱讀一篇80-110自之字的短文。接著,聽到兩個學生討論這個短文呈現的主題。主題會與校園生活有關,如:學校政策、學校計畫、校園設施等。在討論中,通常會有一個學生表達出強烈的立場及其理由。考生須整合閱讀與兩個學生所表達的資訊,在時間內做出正確的摘要,包含學生表達的立場(支持或反對)及其理由

短文會依長度給30-40秒的閱讀時間,接著,在聽力播完後,有30秒的準備時間,最後是60秒的答題時間。

這道題評估考生的整合能力。因此,在閱讀及聽力過程,須注意說話者的態度及其理由。盡可能將重點記下,但請勿寫下完整的內容。這是口說,考官想評核的是表達能力而非覆述能力。


第3題: 主旨/細節

首先,閱讀一篇80-110字與學科有關的短文。接著,聽一位教授講述與主題有關的論點。短文是給予背景知識,較為廣泛、抽象;而講述會提供具體細節,如:提供例子、實際應用等,進一步說明這個概念。學科主題可能為生命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及人文。

短文會依長度給30-40秒的閱讀時間,接著,在聽力播完後,有30秒的準備時間,最後是60秒的答題時間。

在閱讀及聽講的過程中,建議記下重點觀念的筆記,並做成大綱。在回答題,可以此大綱為藍圖進行摘要。

第4題: 摘要

聽教授講解某個學科的概念






















留言